讲章丨“人子耶稣”(4):耶稣的生老病死

2022-08-04


微信图片_20220804100744.jpg

经文:路2∶1-7;约8∶48-59,9∶1-12;路23∶44-49

生老病死,人之常情,所以人们常用这4个字概括人的一生。创造天地、掌管宇宙的耶稣,以“血肉之体”(参来2∶14)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生活过33年,因为“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”(参来2∶17),所以他与常人一样,体验过由生至死的全过程。对于耶稣的一生,杨腓力(Philip Yancey)如此感慨:“创造云雨的主宰任凭风吹雨淋,众星的创造者在巴勒斯坦的烈日下汗流浃背,耶稣降服在自然律之下。在某种程度上,当自然律与他的欲望相冲突时(若是可行,把这杯挪去),耶稣情愿在地球上的自然律之下生活、死亡。”读“福音书”,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耶稣之“生”、“老”与“死”的文字,但我们找不到关于耶稣之“病”的记述。不过,我们可以从耶稣的言论中看到他对“病”的态度。这样看来,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生、老、病、死这4个字来了解“人子耶稣”对人生的态度。




一、生

对于耶稣的“生”,《使徒信经》如此表述:“因圣灵感孕,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。”《加拉太书》写道:“及至时候满足,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,且生在律法以下。”(加4∶4)关于耶稣的降生,《路加福音》有详细的叙述:“凯撒奥古斯都有旨意下来,叫天下人民都报名上册。……众人各归各城,报名上册。约瑟也从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犹太去,到了大卫的城,名叫伯利恒,因他本是大卫一族一家的人,要和他所聘之妻马利亚一同报名上册。那时马利亚的身孕已经重了。他们在那里的时候,马利亚的产期到了,就生了头胎的儿子,用布包起来,放在马槽里。”(参路2∶1-7)

耶稣以卑微的方式降生,成为他卑微人生的开始,才一出生,他就被贴上许多与卑微有关的标签。耶稣是上帝的爱子,但“依人看来,他是约瑟的儿子”(参路3∶23)。约瑟是“大卫一族一家的人”,属于王室后裔,但以世俗的眼光来看,这一身份对他和他的子女没有任何意义,因为大卫王朝早在耶稣降生前586年就已土崩瓦解。因此,如果不能看到耶稣的弥赛亚职分,就没有人会称他为“大卫的子孙”(参太9∶27,12∶23),一般人只会称他为“木匠的儿子”(参太13∶55)。耶稣降生在犹太省的伯利恒,这座被称为“大卫之城”的城市,本来可以给他带来一丝自豪,但很遗憾,他在加利利省的拿撒勒长大。一般犹太人认为,“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”(参约7∶52),“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”(参约1∶46),所以他们时常因此鄙视耶稣,人们称他为“拿撒勒人耶稣”,多少有些戏谑的成分。默默无闻的父亲,声名狼藉的故乡,不能给耶稣带来一丝荣耀,但最让他为难的恐怕还是他的母亲。“为女子所生”的身份,会让他从小就无可避免地经历别人的蔑视,甚至羞辱,杨腓力曾这样说:“每当我注意到人子在地上作为一个人的日子,他总是跟一般人一模一样地受到各种规矩的辖制,而且是无情的规矩,别忘了小村庄里的人对出身不明不白的小男孩是不会有好脸色的。”

“木匠的儿子”、“拿撒勒人”、“为女子所生”,哪一个标签都会给耶稣带来麻烦,但他从不嫌弃自己的出身,更不抱怨自己的父母,因为他非常清楚,这些标签不仅不会影响他的人生方向,而且还能促进他的救赎事工,保罗为他作见证说:“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。”(参腓2∶8)

平心而论,我们不能说人的出身与事业没有关系,但也不能过度夸大这种关系。读中学时,老师常对我们说一句话: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”可是,有些同学却喜欢这样说:“学好数理化,不如有个好爸爸。”我们常以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勉励他人以不同的方式、不同的途径争取成功,但互联网上却流行着一句被很多人热捧的话——“条条大路通罗马,可是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”。相对于“官二代”、“富二代”、“星二代”,普通人家的孩子一定不容易成功,但我们也不应抱怨自己的出身,因为我们相信,每一个人的出生都不是偶然的。无论出身如何,都当感谢上帝对我们的创造!




二、老

耶稣的“老”,记载在《约翰福音》第8章:“犹太人对他说:‘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。亚伯拉罕死了,众先知也死了,你还说“人若遵守我的道,就永远不尝死味。”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?他死了,众先知也死了,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?’耶稣回答说:‘我若荣耀自己,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;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,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上帝。你们未曾认识他,我却认识他;我若说不认识他,我就是说谎的,像你们一样;但我认识他,也遵守他的道。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,既看见了,就快乐。’犹太人说:‘你还没有五十岁,岂见过亚伯拉罕呢?’耶稣说:‘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: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。’”(参约8∶48-59)

“耶稣开头传道,年纪约有30岁”(参路3∶23),离世时也不过33岁,但从犹太人的口中得知,他的相貌与年龄严重不符。犹太人对耶稣说:“你还没有50岁,岂见过亚伯拉罕呢?”为什么不说“你还没有40岁”或“你还没有30岁”呢?不是因为他们眼拙,而是因为耶稣显老!摩根(Campbell Morgan)曾说:“我每一次读这句话时,总难免想到他看起来一定很老。但是他只有32岁。我若是一个艺术家而要画他面貌的话,我必不会把他的脸画成很年轻的样子。我想他脸上所告诉我们的,乃是多年来压在他身上沉重的忧患。”“福音书”没有描述过耶稣的容貌,但《以赛亚书》有一些预言:“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,像根出于干地。他无佳形美容,我们看见他的时候,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。”(赛53∶2)“他的面貌比别人憔悴,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。”(参赛52∶14)从以赛亚的诗句可知,耶稣的相貌、身材一定都不会年轻,他的脸上写满了“多年来压在他身上沉重的忧患”!

严格地讲,耶稣根本没有老过,因为他只活到33岁,但他却因“多年来压在他身上沉重的忧患”而显得十分苍老。未老先衰,这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,耶稣却可以镇定自若地面对,这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态度。耶稣为什么不畏惧衰老?这是因为他懂得生命的意义,清楚自己的使命!

岁月无情,人生易老!当你站在镜子面前,看着两鬓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,就可能情不自禁地与古人一道感慨:“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。”(李白)“发少嫌梳利,颜衰恨镜明。”(刘禹锡)“知己犹未报,鬓毛飒已苍。”(岑参)我们现在的身体是“必朽坏的”身体(参林前15∶42),所以谁都摆脱不了器官老化、美貌消失、智力衰退、体力不支的自然规律,无论你怎么养生,怎么保健。故此,人们对衰老充满恐惧。杜甫在一首诗歌里写道:“上马不用扶,每扶必怒嗔。”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老人对衰老的恐惧心理。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拄着伞,在公交车站候车。旁人不由惊讶,既无雨,又不晒,为什么还要带伞?老人从大家的眼神中读出了几分意思,便立即解释:“如果我拄着拐杖出来,别人就会说我是一个可怜的老头。因此,我宁愿把伞当作拐杖,哪怕别人说我是一个愚蠢的老头。”作为基督徒,我们不必过度畏惧衰老,因为身体之外,我们还有灵魂!使徒保罗如此劝勉我们:“所以,我们不丧胆。外体虽然毁坏,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。”(林后4∶16)




三、病

《圣经》中没有关于耶稣生病的记载,所以我们无从知晓他有否生病。不过,《约翰福音》第9章有一段耶稣和门徒关于疾病的讨论,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对疾病的态度:“耶稣过去的时候,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。门徒问耶稣说:‘拉比,这人生来是瞎眼的,是谁犯了罪?是这人呢?是他父母呢?’耶稣回答说:‘也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。趁着白日,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;黑夜将到,就没有人能作工了。我在世上的时候,是世上的光。’耶稣说了这话,就吐唾沫在地上,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,对他说:‘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。’他去一洗,回头就看见了。”(参约9∶1-12)耶稣对疾病的独到看法,对我们很有启发。

犹太人有一个古老的观念,认为所有疾病都与犯罪有关。比如:约伯身患重病之时,好友以利法就断定他一定犯了大罪,所以便以极其迫切的语气提醒他及时认罪:“请你追想,无辜的人有谁灭亡?正直的人在何处剪除?按我所见,耕罪孽、种毒害的人都照样收割。上帝一出气,他们就灭亡;上帝一发怒,他们就消没。”(伯4∶7-9)“耶稣过去的时候,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”,门徒好奇地问:“拉比,这人生来是瞎眼的,是谁犯了罪?是这人呢?是他父母呢?”耶稣的回答一定让门徒大吃一惊:“也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。”耶稣否定了门徒提出的两种对疾病的解释,但他没有提供第三种解释,他只是说,这位盲人的先天性残疾,有机会“显出上帝的作为”。接着,他便用一个神迹,医治了那个病人:“耶稣说了这话,就吐唾沫在地上,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,对他说:‘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。’他去一洗,回头就看见了。”季纳(Craig S. Keener)指出:“在异教的圈子里,有时会用唾液来治病,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,唾液自然代表医治的工具。”耶稣为什么要采用异教的方式治疗疾病呢?巴克莱(William Barclay)的解读颇有见地:“耶稣使用唾沫,只是顺应当时的习俗。他是一位聪明的医生,因此治病必须先赢得病人的信心。他并不是相信唾沫的功能,用唾沫治疗既然是病人对医生的期望,他就这样做以取信病人。无论那一个时代,一个病人之能获得治愈,药物本身和病人的信心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。”耶稣使用唾沫医治疾病,从一个角度证明,对于病得医治,使用药物和依赖上帝并不矛盾!

综上所述,耶稣对待疾病的态度十分明了:他不把所有疾病都视为犯罪作恶的结果,所以也不把认罪悔改视作病得医治的唯一途径。他曾告诉众人:“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”(参太9∶12)由此可见,他并不反对“有病的人”求医问药,他肯定医生的价值,肯定医疗的意义。

今天,依然有人把疾病简单地理解为犯罪的结果,所以他们认为,只要认罪悔改,就可得着医治,但从耶稣对待疾病的态度可知,这种看法并不可取。对于这一现象,卡森(D. A. Carson)给予尖锐的批评:“对于病患者、濒临死亡者、丧失亲人者……等,我们若指责他们尚未认清隐而未现的罪,或是怪他们信心不足,不然早已得医治;这种做法无异于雪上加霜,不仅是错误的,而且根本没有体恤的细心,神学上也站不住脚。第一个指责是错误地假设某项疾病与某项罪恶总是有关联,第二项指责则是错误地假设上帝会医好任何疾病,如果他不如此行,必是因为人的信心不足。”对于别人的疾病,我们不应以劝勉的名义逼其认罪;对于自己的疾病,则不能以悔改的名义拒绝治疗!




四、死

耶稣的“死”,记载在《路加福音》第23章:“那时约有午正,遍地都黑暗了,直到申初,日头变黑了,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。耶稣大声喊着说:‘父啊,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!’说了这话,气就断了。百夫长看见所成的事,就归荣耀与上帝,说:‘这真是个义人!’聚集观看的众人见了这所成的事,都捶着胸回去了。还有一切与耶稣熟识的人和从加利利跟着他来的妇女们,都远远地站着看这些事。”(路23∶44-49)一个33岁的生命就这样终止,但他的死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!

33岁的寿命,即便在公元1世纪那个人均寿命普遍较短的年代,也属英年早逝。不过,人生的意义,不能用寿命的长短衡量,正如林肯(Abraham Lincoln)所言:“生命的意义就好像文章,不在乎长短,只在乎内容。”《圣经》中寿数最长的玛土撒拉活了969岁,接近10个世纪,但他的一生表现平平,乏善可陈,对于他的生平,《创世记》的作者以3节经文一带而过:“玛土撒拉活到一百八十七岁,生了拉麦。玛土撒拉生拉麦之后,又活了七百八十二年,并且生儿养女。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。”(创5∶25-27)。耶稣的一生只有短短33年,却用他短暂的一生完成了上帝对世人的救赎。耶稣“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”(参路23∶41),本丢·彼拉多却把他“列在罪犯之中”(参赛53∶12),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以极刑。耶稣蒙冤受屈,却从未鸣冤叫屈,因为他很清楚,他被钉在十字架上,不是迫不得已的蒙难,而是心甘情愿的牺牲,他曾公开宣告:“我是好牧人,好牧人为羊舍命。”(约10∶11)“没有人夺我的命去,是我自己舍的。我有权柄舍了,也有权柄取回来,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。”(约10∶18),在与门徒的一次交流中,耶稣道出了他对死亡的独到见解: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: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,仍旧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来。爱惜自己生命的,就失丧生命;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,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。”(约12∶24-25)

司马迁说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耶稣借着他在十字架上的死,“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,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义上活”(参彼前2∶24),他的死当然“重于泰山”!对于耶稣之死,保罗有一段精彩的评论:“为义人死,是少有的;为仁人死,或者有敢作的。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,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。”(罗5∶7-8)

贪生怕死,人之天性,基督徒却不会过于惧怕死亡,因为耶稣之死在救赎的意义之外,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——“借着死,败坏那掌死权的,就是魔鬼,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”(参来2∶14-15)。耶稣如此应许我们: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:那听我话、又信差我来者的,就有永生,不至于定罪,是已经出死入生了。”(约5∶24)真正理解“出死入生”,我们就可以像保罗那样向死亡“叫板”:“死啊,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?死啊,你的毒钩在哪里?”(林前15∶55)能够坦然面对生死,人生必定丰富多彩,保罗说:“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,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。我们若活着,是为主而活;若死了,是为主而死。所以我们或活或死,总是主的人。”(罗14∶7-8)有人曾问约翰·卫斯理(John Wesley):“假如你知道明天就会死去,今天这一天你将如何度过?”约翰·卫斯理慢条斯理地说:“我首先要作晨祷,然后去某个地方讲道,这是很早就约好的……晚上去马丁家作客,他说他会在家等我,彼此聊天,然后一起祈祷。晚上10点我回房间休息,此前我将泡一壶茶,去看看庭院的门关好了没有……”对于生与死,每位基督徒都应当抱持如此坦然的态度!




生老病死,无法逃避,无法抗拒,耶稣以其对待生老病死的超然态度,为上帝作了美好的见证,给我们留下佳美的脚踪。面对生老病死,基督徒应当多一份平静,多一份从容,以坦然无惧的姿态接受自然规律。我们无法选择出身,但可以努力拼搏;我们无法抗拒衰老,但可以保持乐观;我们无法拒绝疾病,但可以寻求医治;我们无法逃避死亡,但可以期待复活!能有如此心态,我们就能平静地享受生活,从容地面对死亡,那便是泰戈尔(Rabindranath Tagore)笔下的“生如夏花之绚烂,死如秋叶之静美。”愿我们都能像保罗一样宣告:“不管是生是死,都要一如既往地使基督在我身上得到尊崇。因为对我来说,活着是为了基督,死了也有益处。”(参腓1∶20-21,《当代译本修订版》)

下期预告:耶稣的衣食住行



分享